Skip to product information
1 of 8

彭一航

幽靈公園

彭一航,1992年出生於台灣新竹,畢業於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研究所。他以攝影為主要創作媒材,長年探索影像的本質與邊界,並將個人對鬼神信仰、民俗文化、自然觀察的興趣,融入計畫性且具強烈哲思的作品之中。其作品曾於台灣、英國、日本、韓國、中國、泰國等地展出,並累積了《午夜漫遊》、《人類園》、《黯光》、《野餐》、《神輿瘤》等重要系列。《幽靈公園》便是他經年累月凝聚而成的代表性創作之一。

《幽靈公園》是一次漫長而孤獨的拍攝旅程。從2017年到2022年,彭一航花費六年時間,環繞台灣二十餘次,以大型相機4x5底片拍攝各地公園、廟宇、墓園中沉默佇立的動物雕像。為了讓這些雕像在影像中「甦醒」,他自創光繪技術,在全黑環境下以手電筒進行超過兩小時的長曝光打光,透過蛇腹移軸技術扭曲現實空間,使雕像展現出既真實又超現實的生命感。

這些影像並非單純紀錄,而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儀式。攝影師將光線像召魂般注入雕像,賦予它們一種肉眼無法直視的靈性,讓凝固於空間中的物體獲得新的呼吸與存在感。彭一航形容,這片自然與信仰交會之地,如同「底なし沼」(無底沼澤),既濃稠、危險,又令人著迷。他的目光拒絕了都市人對聖地的浪漫化想像,選擇以直面混沌與時間侵蝕的態度,去觸摸土地最深處的暗流。

《幽靈公園》的整體結構以公園作為概念,劃分為「夕陽餘暉」、「晝伏夜行」、「黎明破曉」三個篇章。從黃昏微光到深夜幽影,再到清晨微曦,每個篇章都捕捉了不同層次的光線與情緒,映照著動物雕像神韻的微妙變化。這樣的安排使整本作品不僅是靜態的影像集合,更成為一趟由光影編織而成的時間與感知之旅。

翻開《幽靈公園》,彷彿走進一座被遺忘的神秘空間。空氣中彌漫著微光與未知的氣息,像是踏入一場不屬於現實世界的夢境。動物們或佇立、或行走、或隱匿在光影交錯之間,它們不再是死物,而成為一種存在於真實與幻覺之間的生命形式。這不只是一次視覺經驗,更是一場靈魂層面的召喚與凝視。

《幽靈公園》以其細膩而強烈的敘事節奏,成功地在現實與想像的縫隙中,建構出一個屬於黑夜與孤獨的世界。這是一本關於流浪、沉默、信仰與感知的書,一場對影像極限的挑戰,也是彭一航對當代攝影可能性的深刻提問。

 

作者:彭一航
出版社:自出版
判型:280 × 205 mm
頁數:112 頁
製本方式:精裝本
出版年份:2023 年 10 月
語言:中文
ISBN:978-626-0117252

Regular price $700.00